“养生”一词,最早记于《周易》,解释为:养生者,调养生息也。
科学养生,就是用最科学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实现身体健康。让养生知识深入人心,让健康行为走进生活。
欢迎收听:老曲养生讲堂。
点击下方音频,开启今日健康之门:
本期诊室
患者1:老妹妹排尿没有劲早上尿混浊,肾不好,尿量不好,后背淌汗腰部冰凉,小肚子冰凉,胃口也凉,手脚现在还行,脚怕凉,大便颜色偶尔好发黑发绿,做过手术,肠息肉,做过化疗,腰酸,还有点疼,血压还行挺正常,肾有过积液双肾有结石住过院,舌苔薄白苔,手心热,猜药名石菖蒲和远志。
曲老开方:广金钱草20g,白茅根15g,海金沙15g,蒲公英12g,鸡内金10g,熬水泡茶包,用15副。
患者2:85岁老哥哥,肝囊肿11.7cm*7.89*11.2,医院不给做手术,屁多还带白色的膜,身体瘦,放屁还带点便,肚子凉,肝区没有出血点,性格急。
曲老开方:鸡内金20g,穿心莲12g,溪黄草12g,鸡骨草15g,苦木10g,熬水泡茶包,抓15副。
今日养生知识
立秋养生,你不得不知
今日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谚语说道:“立秋之日凉风至”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但我们都懂得,高温天气还是会伴随我们一阵子。
01
秋季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此乃古人告诫人们,顺应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要想延年益寿就要顺应之,遵循之。
立秋是夏季到冬季的交接节气,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一定要把体内的阴气保养好。
夏秋交替之际,早晚温差大,很多疾病会“乘虚而入”,因此,针对气候特点,我们既要防暑又要御寒。
02
秋季食补
1、秋季为适宜进补的季节,秋季进补应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
2、秋燥时节,尽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
这些食材属于热性,食后容易上火。在古代医书中也出现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
3、肺是人体真气之源,肺气的盛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养肺食物,如银耳、甘蔗、梨、藕、菠菜、鳖肉、乌骨鸡、猪肺、豆浆、鸭蛋等。
03
中医食疗方
大家都知道秋季需要进补,加上天气多变,小编整理了一些中医药膳,大家根据需求选择,常吃可以帮助我们安然度过秋天。
1、雪梨银耳红枣莲子汤
材料:雪梨1个、银耳30g、莲子20g、红枣5枚
做法:雪梨去皮切成块,银耳一朵、莲子若干和红枣10余粒泡发洗净。雪梨、银耳、红枣、莲子和冰糖适量放入锅中,加足量清水(水量大约是所有食材的2-3倍),大火炖开后转小火1小时煮至粘稠出胶即可。
功效:具有润肺镇咳、帮助消化、健脾滋阴的良好功效。
2、猪肚白术汤
材料:猪肚1只,白术60克,姜45克,胡椒15克,盐适量。
做法:将猪肚洗净,去油脂,过水焯一遍,晾干水后备用。将白术、姜片放入猪肚内,缝合猪肚,猪肚外以针刺小孔,放入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2小时,放入盐调味。捞出猪肚切块吃,喝汤。
功效:有温中散寒,补脾益气的功效,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的人。
喜欢本篇的朋友点个“在看”再走呗!
小知识:
秋季燥热,大家容易心火旺盛,再加上早晚温差大,因此秋季很多人会生病。这时候了解一些养生知识就是防病的一个有效措施!
说得好!
银葛通脉茶
YinGeTongMaiCha
银杏叶、葛根
活血、通脉,用于血脉瘀阻引起的头痛、头晕及高脂血症等的辅助治疗。
每袋2.5克,一盒30袋,开水泡服,一次1袋,一日3次。一盒为10天用量。
对于在服用银杏叶提取物等相同成分药物,茶方成品错开半小时服用。
温馨提示:
因个人体质不同,患病症状不同,老曲在节目里开出的中医验方,需在中医师指导下应用。
曲老师健康咨询
多一点健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huangcaoa.com/hxcf/11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