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溪黄草 > 溪黄草生长环境 > 正文 > 正文

认识中药溪黄草,清热利湿,凉血散瘀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9 9:20:43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岭南常用中药系列之——溪黄草

溪黄草,别名:熊胆草,黄汁草,手擦草,为唇形科植物线纹香茶菜及其变种纤花香茶菜或溪黄草的干燥地上部分。生于溪边、沟旁或山谷湿润处,分布于湖南、江西、安徽等地,我省以翁源、阳山、饶平等地栽培较多。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线纹香茶菜长30~80厘米,直径0.4~0.8厘米。茎呈方柱形,有对生分枝,表面棕褐色,具柔毛及腺点;质脆,断面黄白色,髓部有时中空。叶对生,多皱缩,纸质,易破碎,完整者展开后呈卵圆形或阔卵形,长3~8厘米,宽2~5厘米;顶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圆锯齿。上下表面灰绿色被短毛及红褐色腺点;有柄。有时可见圆锥花序顶生或侧生。水浸后以手揉之,有明显棕黄色液汁。气微,味微甘、微苦。

纤花香茶菜线纹香茶菜的变种之一,全株长40~厘米,完整叶片展开后呈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5~8.5厘米,宽1.5~3.5厘米,上面微粗糙至近无毛,下面脉上微粗糙,其余部分满布褐色腺点,干后常带红褐色,宿萼二唇形。

溪黄草长1~1.5厘米,茎呈钝四棱形,具四浅槽,基部近无毛,向上密被倒向微柔毛,腺点少见。完整叶片展开后呈卵圆形或卵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5~10厘米,宽1.5~4.5厘米,顶端近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粗大内弯的锯齿;叶脉上被微柔毛。宿萼非二唇形。叶水浸后以手揉之,无明显黄色液汁。味苦。

选购标准与储存:以叶片多、色青绿、无花者为佳。宜置干燥处。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用于湿热黄疸,腹胀肋痛,湿热泻痢,热毒泻痢,跌打损伤。

注意事项:孕妇、儿童以及老人等特殊用药人群,最好在服用前咨询医生等专业人士。如果服用溪黄草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加重肝脏的负担,影响病情。

溪黄草在广东各地应用普遍,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具有食用价值,常用食用方法有:

1.溪黄草茶把溪黄草10克左右放入杯中放入少量开水洗茶倒掉,加入开水后焖泡5分钟即可饮用。具有清热利湿作用。

2.溪黄草汤溪黄草30克,枸杞35克,麦冬35克,瘦肉克,煮汤服食。具有解酒护肝的功效。

作者:广州中医院药学部陈燕霞中药师

来源|广州中医院

执行编辑|江启煜

责任编辑|张秋镇

定审|蓝韶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huangcaoa.com/szhj/116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溪黄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