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五脏生成篇》:之合肉也,其荣在唇……
《六节脏象论》: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
舌在口腔之内,唇显露在外,一内一外,相为表里。五脏六腑之气通于舌,然亦达于脾,脏腑不和,在舌上必呈现不同的苔,在唇上亦显露不同的色。故观唇之荣枯,可知脾胃的强弱,审视唇色的燥润,可晓气血的盛衰。
唇质的诊断
唇诊是望诊的一部分,其内容主要表现在唇质和唇色两方面。
唇质:常人唇质,柔细均匀。如唇上出现唇屑或唇茧,唇缩,唇疮,唇裂,唇颤动,唇歪斜等,均属唇质疾患。
一、唇屑
唇上生长皮屑,如鱼甲翻起,唇皮有绷痒不适的感觉,撕揭则疼痛出血,老屑脱落,新屑复生,绵绵难愈。此因风燥之邪,干扰上焦,导致血不濡燥,液不养血之故。
辨证:此疾如用滋阴润燥之剂,往往无效;应知病的主因是“风”,因“风”以致燥,“风”是主邪,“燥”是客邪。此疾首治风,风息而燥平。
治则:以辛散疏解风邪,佐甘寒平其燥。药如:薄荷荆芥蝉衣牛蒡蔓荆僵蚕桑叶等。“轻可去实”之味甚效。
验案:曾见陆仲鹤老师治一15岁男孩,上下唇皮鳞起,奇痒,撕皮则血出,痛难忍,已治数年无效。
陆老断为“风燥”,用僵蚕10蝉衣10牛蒡15荆芥10白芷10防风12散其上郁之风.桑叶10菊花10竹叶10枇杷叶20旱莲草25瓜霜12柿霜12。平其燥,三剂而愈。
病孩过去服滋阴之药过多,致风邪不得发越,转而更加燥化,陆老识此,以轻扬宣透,佐甘寒之剂而愈。唇质柔匀,不再生屑。
二、唇茧
《类证治裁》谓:唇口紧小不能开合,名唇茧。
唇茧者。上下唇绷急,唇口开合困难,饮食言笑受限,极感痛苦,此因心脾积热不解,液聚化为痰火所致。
辨证:唇色乌紫兼黄,口苦痰多不利咽喉不适。唇色乌紫,热积之象,兼黄色,乃积热在脾。热郁则口苦,郁则痰亦不利,津液不能上濡,咽喉自感不适,上唇尖属心,下唇属脾,痰火循经上犯,发生唇茧。
治则:用软坚化痰之味,兼降心脾郁热。药如:竺黄蒌仁覆花莲子心胡黄连等。
验案:男,患唇茧,治五月未愈。其人黑瘦,唇口紧小,开合困难,唇色乌紫黄,咽不适,痰不利,此痰为患,方用海藻10昆布10竺黄10蒌仁10锻牙皂10覆花10莲子心15胡黄连10降香10,六剂而愈。
3招速治顽固性打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