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胸怀千秋伟业,百年大党正值风华正茂。实干创新的临矿人以奋斗者的姿态,撷取朝露和晚霞,默默守护和营建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我们倾情编写《我是先锋——山东能源临矿集团党员故事汇》,以一份份沉甸甸的业绩和一颗颗红彤彤的初心向党的华诞献礼!
逐篇向您推荐,学习先锋故事,感受榜样力量。
跨“越”之行
“欢迎‘回家’!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你们给咱株柏煤矿争了光,给咱临矿集团争了光,更给咱中国人争了光!为你们而感到骄傲!”季现亮说罢,“两伙”株煤人便紧紧拥抱在一起。
年4月19日晚,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在时任株柏煤矿副矿长、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项目负责人季现亮等人的翘首期盼中,赴越南开展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交流指导工作的5人小组不辱使命,载誉而归。
株柏煤矿坐落于沂河臂弯、杞柳之乡的临沂市郯城县沙墩,年建矿,年投产,核定生产能力30万吨/年,为山东能源集团最小、临矿集团最“老”的矿井。由于矿井地质条件复杂,顶板为泥岩和砂质泥页岩,易破碎,且煤层赋存不规律,是典型的“鸡窝煤”,且平均倾角达55度,工人“弓腰撅腚”,作业极为困难。为提升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程度,走出靠拼人拼蛮力提产量的困局,株柏煤矿坚持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紧扣实际练“内功”,通过多年来对急倾斜采煤技术的探索与研究,练就了独有“绝技”——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并成功将其“送”出国门,打入越南市场。
“我公司于年向贵公司购买引进柔性支架成套开采设备以及技术,现应用效果极佳。为进一步深化急倾斜煤层开采工艺交流学习,特邀贵公司相关人员来我公司考察指导工作、洽谈合作……”
年3月,“飞”来一封隶属于越南国防部的越东北总公司的特殊邀请函,诚邀山东能源临矿集团株柏煤矿派技术专家到越南考察指导,并就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在越南煤矿的技术应用进行更深层次的洽谈。
时隔2个月,5名株柏煤矿人用过硬的技术、先进的理念和吃苦耐劳的作风引得越南东北总公司翘指“点赞”。在他们归来之前,该公司特意赠送荣誉证书,对交流小组的工作表示肯定和感谢。
此刻在机场,季现亮反复打量着5名兴高采烈的“英雄”,走过去拍了拍吴军杰的肩膀:
“怎么样,受了不少苦,还吃得消吧?”
“谢谢季矿长关心。除了那里的蛇肉吃不消,其他的苦我们都能咽得下!”吴军杰笑道。
“你是老党员,一个顶俩,干得不孬,矿党委对你们一百个放心。你们是带着党的重托出去,揣着初心回来的啊。”
“越南越南,越难我们就越要向前,把它的煤矿行情给趟了个遍!我们没有辜负组织对我们的信任!”5个人异口同声。
株柏煤矿业务骨干在越南东北总公司煤矿老树发新芽引来“橄榄枝”
年8月,由越南东北总公司一行11人组成的考察团对株柏煤矿柔性掩护支架采煤工作面进行实地参观考察。
在详细了解了该采煤工法的适用范围、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和机械化作业条件后,考察团进行多方论证研究,最终认为株柏煤矿现用的大倾角急倾斜煤层开采方式非常适合越南煤矿的开采条件,表达了希望与株柏煤矿合作的意愿。
同年11月,株柏煤矿接受委托,为越南东北总公司制作柔性掩护支架。按照合同约定,需要在30天内加工完成架支架。
“怎么可能?4个人一天最多才能制作22架,他们30天就要架,‘墙壁上挂门帘——没门儿’!”
“临近年关,工程量本身就压得咱们喘不过气儿,这合同签的,还让不让人活了?”
看着刚到手的合同,几个部门犯了难。
“这是走向国外创品牌、拓市场的敲门砖,机会难得,再难也得顶上去!谁耽误了事谁就是咱矿的罪人。通知机电工区,动员全部力量,开展攻坚活动,一定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时间紧、任务重,合同签订当晚,时任株柏煤矿党委书记、矿长胡殿友立即召开工作推进会,下达了死令。
机电工区负责全矿井上下设备的检修,本身任务就满负荷了,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基础上,再抽调人员制作支架,这无疑是“下雨天担禾草——担子越来越重”。
“我们马上召开紧急动员会,成立攻坚小组,将支架制作任务细化分解,疏理流程、优化环节,保证完成任务!”时任机电工区区长刘子勤当即表态。
“之前我就负责支架制作,经验多,我申请加入攻坚组!”
“我是党员,都火烧眉毛了还说啥,我上!”
“怕什么,顶多咱们这30天不休班了呗,干就是了!”
在紧急动员大会上,大家的热情不退反进,异常高涨。
“好!攻坚组由李建军、张明健、付磊、葛文志、高新宇5人组成,3名老师傅带着俩小青年,老少结合效率高,30天要是搞不定,我这个区长也不干了!”刘子勤当着大家立下“军令状”。
30天,5个人,架,相比之前的工作量,任务翻番。且支架制作难度大,主要以工字钢为原料,制作一架需要3.5米钢材,总重90公斤以上,来回搬运全靠人工。制作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压力机在上下两端强压出4个对等弯度,精准弯度度,上下偏差不能超过1度,对体力和技术无疑是双重压力。
施工当天,攻坚组便遇到了难题。由于室外气温低,工字钢钢性强,在“压弯”过程中,支架出现不同程度的撕裂现象,将严重影响现场使用的安全性,前10架中便有4架被直接报废。
面对困难,必先攻关!
“先把温度提上来,把钢性降下来,减少损坏率。”
“咱这车间大棚这么冷,不降温就怪好了,还寻思增温啊?”
“提前3小时把工字钢搬到工区值班室,做一个搬一个,来回置换!”
“这样咱们工作量可是直线攀升了啊,身板能受得了吗?”
“受得了得受,受不了也得受,总不能怕累撂挑子吧!甭管了,这是咱们的任务,头拱地也得完成!”
说是攻关,实则“碾盘碰磨扇——实(石)打实(石)”对体力的考验。虽有不忍,刘子勤还是带领大家硬着头皮往上顶。
刘子勤是出了名的“老黄牛”,“抬头看路,低头拉车”是他的口头禅,但偏偏就是这个“老黄牛”,牙口却出奇地好,专嚼“硬蒺藜”。大倾角煤层柔性掩护采煤工作面采煤机研发与应用、延深架空乘人装置安装……一件件矿山“大事”,总离不开他勤勤恳恳、全程无休的身影。
“肩上有担子,抬头有远方。咱是党员呀,遇到困难不能怕,敢往上冲,越是关键时刻越能‘秀’出咱党员风采,等哪天回家了也好给老婆孩子吹吹牛!”
聊到工作与家庭、党员与责任,刘子勤顿时五味杂陈,眼角总会有些红润,总觉亏欠太多。
因为工作繁忙,刘子勤本来一个月就回不了几次家,现在“老外”订单来得急,他干脆40多天吃住在矿,照顾老小便全落在同在一个单位工作的妻子肩头,而就在这期间,有一件事想起来就会令他胆战心惊。
“老公啊,咱儿不见了,赶紧回家找孩子!呜呜……”
“咋回事!咋回事?你别哭!赶紧好好给我说!”
早上7:05,接通妻子电话,那头早已泣不成声。
由于妻子早上从罗庄坐班车到矿上班,8岁的儿子独自在家熟睡,帮忙照看孩子的岳母还没有赶到,妻子便锁门先走了。当岳母赶到时,却猛然发现孩子不见了!
全家人陷入无比的恐慌当中,倾巢出动,围绕小区,争分夺秒地奔跑着,着急的哭声、寻找的喊声交杂不一。
寻儿过程无比煎熬,肝肠寸断。
“找到了!找到了!我给你们发位置,你们赶紧过来!”直至9:48,矿党群工作部副部长高连庆传来好消息。
原来,妻子走后,儿子醒了,见家里没人,便起床出门寻找,一直沿班车路线向东走了5公里之多。
全家人闻讯飞驰而来,见到孩子,妻子抱着儿子失声痛哭。
“我想爸爸了,我要去找爸爸!”儿子的一句话,字字扎进刘子勤的心窝。是找到儿子的惊喜万分,是长期对家庭的负疚!他两行热泪不禁滚落而下……
作为一区之长,又是攻关小组组长,刘子勤俨然是一架刚强的掩护支架。优化设计方案,提升制作效率,到现场甩开膀子干,还要管好工区的“一大摊子”,他每天都忙开了锅。
“坚持,唯有坚持!矿党委把这么重的担子交给咱们,是对咱们的信任。这是个政治任务,搞不好弄出‘国际影响’,让‘老外’看低了咱们,那咱们可得吃不了兜着走啊!”面对困难,刘子勤丝毫不气馁,还道出了啃“蒺藜”的诀窍,“更何况,这是挣‘洋人’的钱,咱们何乐而不为?一定要干得板板正正!”
架支架,在值班室与车间之间,要来回搬运近百米。这是最笨最累的方法,但也是最现成的路子。
“就您这老腰儿,可别逞强哈,不行咱就吱一声!”
“别看我五十多了,腰板硬得很!”
“别吹啦,刚才腰疼呲牙咧嘴的不是您哪?”
自接到任务以来,工作时间便被无限拉长,再加上来回倒腾搬运钢材,张明健腰疼的老毛病又犯了。
“这是老毛病了,俺心里有数,再说了,腰上贴着膏药呢,不碍事!”
敢碰硬、肯吃苦,在攻坚小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30天的攻坚战,他们光是手套就磨坏了几十副,手上的老茧一层未蜕一层又起。
冬季里的车间大棚、机电工区灯火通明,嘈杂一片。
30天来,刘子勤带领攻坚小组无畏艰难、吃苦流汗,按期完工,并超额完成40架,创出单日制作支架96架的最高纪录。
同月,带着这份“厚礼”,时任临矿集团副总工程师张明,株柏煤矿党委委员、副矿长季现亮及相关人员一行赴越南东北总公司进行为期5天的考察交流。
在越交流期间,每到一个矿井,考察团成员都深入井下,实地了解越南煤矿生产现状和煤层赋存情况,并结合越南关于煤炭开采方面的政策、法律等要求,对大倾角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及其机械化落煤技术在越南的落地应用拿出了适宜推行的解决方案。每到一个矿井,考察团成员的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都令越南同行频频颔首称赞。
“株柏煤矿在矿井系统、生产工艺、回采方法、安全生产管理、经营理念等方面,与我们相比有着很大优势,非常适合我们借鉴学习,希望能继续与贵公司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真诚邀请贵公司派遣老师来我们这里交流授课。”越南东北总公司总经理阮翠黄在和季现亮交流时,发出了继续合作的邀约。
“奉献是共产党员最大的责任”
“就你吴军杰能是吧,人家都不去,就你去,显着你了呗!”
“咱不就是干这个的嘛,我有现场管理和技术经验,更何况我是党员,我不去谁去?”
“我不管,孩子这么小,你一去就是几个月,我自己能照顾得过来吗?”
“嘿嘿,我对你还不放心吗?你肯定行,以前我不也是动不动个把月不回家,你不也里里外外照顾得好好的?”
“少贫嘴!株柏矿你熟悉,到别的矿你不熟,更何况是出国,我是放心不下你的安全!”
“放心吧,老婆,咱年年都能拿个‘安全标兵’回来,咱工作在行,安全更是‘双手捧鸡蛋——十拿九稳’!现在正是矿上需要咱的时候,咱不得往前冲嘛……”
赴越的前2天,吴军杰专程回家嬉皮笑脸地“哄骗”着妻子。
年2月,株柏煤矿抽调5名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工作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受邀前往越南,开展为期2个月的业务指导,吴军杰是第一个报名参加的“急先锋”。
株柏煤矿员工大多数是“小地方”居民,突然间要离家出国俩月,出于“顾家”,不少人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孩子是爹娘的心头肉。作为一名刚满1岁孩子的父亲,想想要走这么长时间,吴军杰心中确有千万个不舍,说到底最放不下的还是孩子。
思绪万千、心潮激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脑海深处总能闪过一句话:“奉献是共产党员最大的责任。”
“那你今天哪也别去,在家好好陪陪孩子吧,我去买点好的,做给你吃。”妻子一看留不住他的“心”,只好在他的“胃”上下功夫。
“爸爸要去外地了,宝宝在家要听妈妈话,回来爸爸给你带好吃的好玩的呦。”离行前一天,吴军杰陪着孩子玩了一整天,“爸爸要去好久,但是爸爸每时每刻都会想你呦!”
李子彬是生产一工区的采煤队长,作为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现场应用的“专家级”人物,同样被作为骨干抽调出来,赶赴越南。
“从来没出过国,想想都有点蒙圈。”赴越前,李子彬向妻子道出了隐忧。
“要不你就别去了,矿上那么多人,谁去不一样?再说了,照顾老小我也挺犯愁,更何况我这刚怀上‘二宝’,做啥也不方便……”妻子言语之中带着哽咽。
“唉,最对不起的就是你了……”
一边是身怀六甲的妻子,一边是企业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李子彬无奈地直摇头。
“老婆,我还是去吧,干了十几年的采煤,没多少人比我更熟悉这个采煤法,别人去我不放心!”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李子彬做出了选择,“是企业给了咱们饭碗,让咱一家老小衣食无忧,咱们也得回报企业啊!”
“行啦行啦,去就去吧,我还不了解你的脾气,3头驴子也拉不回头,啥时候不都是先办矿上的事?”
“老婆,对不起……”面对妻子的体谅,李子彬没有高兴起来,反倒是红了眼眶。
越难越向前名就功成还
年2月,5名业务骨干终于来到越南东北总公司。
他们谢绝越南方面所做的酒店食宿安排,决定住在矿上,只为方便工作。
“我们煤矿的条件很苦,怕你们住不习惯啊。”
“放心吧,我们都是中共党员,不怕苦、不怕累!只要能按时完成合同,不影响你们的生产就谢天谢地啦!”5位师傅郑重承诺。
然而,现场条件的艰苦,远远超过他们的预想。两个矿都建在山腰间,四面环山。井口建在山顶,不像国内,即使有的煤矿地处山里,井口也都建在山脚下。
因环山遮蔽,山上几乎整日不见太阳,雾气沉沉。山脚下有几排低矮的板房就是宿舍,听翻译说,越南的矿工下班后都回家去住,所以矿上的住所荒凉、简陋。住处勉强解决了,可最挠头的是每天升井后无处去洗澡。
“这儿的用水都是山上淌下来的泉水,储存在池子里备用,平时洗衣做饭洗澡的生活用水都用这个。”
“入乡随俗吧!不洗澡又是油又是汗的,咋能睡踏实啊,咱们将就将就吧,等回去,我请你们在矿上的澡堂里泡上一天一宿,哈哈……”他们相互调侃,苦并快乐着。
越南虽然是个高温多雨的国家,但山上常年雾气缭绕,板房里潮湿阴冷,对于生活在中国北方的他们而言,着实是一大“折磨”。
潮湿的环境下,大家身上都不同程度起了湿疹,特别瘙痒,而且越挠越痒。好在有提前准备好的止痒药膏,但也只能是“隔靴搔痒”,下井劳累流汗后,身上又开始奇痒无比。
面对眼前的困难,5个人难免出现情绪波动。
“要记住,咱们来这儿是干事的,不是来度假的,再苦也得受着,打掉牙往肚子里咽!再说了,大家都是党员,要拿出不怕苦、不怕累的钢骨劲儿来,让越方看看咱中国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关键时刻,吴军杰拉开共产党员冲得上、顶得住、拿得下的“架势”。
“我身体硬实,全程跟两个班,陈师傅年龄大,先跟一个班就可以了。”
5个人负责两个矿井的安装技术指导,吴军杰把其他3个人派到另外一个矿井,自己主动带两个班,有时在井下连续工作长达20个小时。
由于越方没有提前给他们准备好合身的工装,工作服又瘦又小,只能凑合着穿;胶靴号码更离谱,加之井下潮湿,一个班下来脚底泡得发白,周围“不约而同”磨起了指甲大小的水泡,一碰即破,疼得钻心。
“我是深切体会到了‘穿小鞋’的滋味儿啦,真别扭啊!”一名老师傅“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逗笑了大家。
在越南,蛇肉是一道特色美食,但这种“佳肴”却让5人小组反胃不已、苦不堪言。
“其实我最怕蛇,一看蛇肉,浑身就起鸡皮疙瘩。不吃饭饿得慌,吃又实在没食欲,到最后饿得实在没法儿了,硬着头皮、闭着眼往嘴里塞,硬生生往下咽。”回国后,吴军杰笑呵呵地回忆,“再说了,咱们也不能在生活上提特殊要求,毕竟我们代表的是咱的国家和集团,不能让越方觉得我们难伺候,——绝不能给咱临矿抹黑啊!”
就算越来越难,也没能给大家的工作热情降温。他们坚持带班下井,忘我工作,汗洒地心。
“这个卡扣必须再拧牢一点,不然容易出现滑丝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支架角度再调整,这样容易出现受力不均,必须马上整改!”
“细微之处见功夫,特别是煤矿安全生产,必须分毫不差!”
一开始越方的工程技术人员觉得我方在细节处小题大作。但5名师傅始终坚持立场,高标准施工,高质量传授工艺,哪怕一项工作重复返工10次也在所不惜,也决不冒一次侥幸之险。
越南煤矿煤层倾斜角度大、角度不一致,煤层赋存高度不均匀,最矮处仅1.5米,已达不到人员站立工作条件,且大多巷道存在不平直现象,给支架安装带来极大难度。
任务当前,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架棚、挑顶、劈帮、卧底,为了给支架安装留出足够空间,5个人几乎全程半跪施工,一条腿跪麻了再换另一条,一个班下来,膝盖都出现了严重红肿。
“这可比在家跪搓衣板疼多了,再遇到点煤渣子,直接就能见到血丝了!”
“可别提啦,一下班,突然站起来我都不适应了,一路回来全靠扶了。”
回到住处,5个人纷纷发泄着不满。虽然“不满”,睡上一觉,还是重整旗鼓继续前行。
短短2个月时间,支架安装工作面产量直线飙升,一跃达到安装前的3倍!
越方人员从最初的吵嘴摇头,到后来的心服口服,其间我方人员付出了多少努力、多少血汗,也只有这5个人能有“切肤之痛”。
只要肯登攀,困难踩脚下。面对眼前的一个个难题和迫在眉睫的工期,小组成员下定决心,开足马力,迎接挑战,将遇到的每一道难关都当成一个攀登的起点。
苦心人,天不负。在他们手把手、面对面的精心传授下,越南矿井的支架安装工程提前几天顺利完成,实现了工作面的快速高效推进。
“目前这个采煤法的现场应用效果良好,井下现场安全系数上来了,产量较之前提升数倍,你们真是了不起,太感谢你们了!”
“这是临矿集团、株柏煤矿交给我们的任务,更是我们党组织交给我们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我代表越南东北总公司谢谢临矿集团!谢谢株柏煤矿!感谢5位师傅2个月来的辛勤付出和真心传授,为你们‘点赞’!”欢送会上,越方相关负责人为我方的师傅们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
得悉柔性掩护支架采煤工作法走出国门后,时任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圣国在株柏煤矿调研时指出:“技术研发过程定会困难重重,你们要坚持安全优先,深度考虑,多论证、多分析,杜绝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保持‘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冲劲与韧劲,认真深化和提炼优势技术,推动急倾斜煤层的高效开采,形成同类地质条件矿井中的先进经验,并促进成果持续推广。”
在年集团公司新旧动能转换创新成果评选中,株柏煤矿“柔性掩护支架走出国门创效益”获得“临矿第一”奖项,自主编写的《急倾斜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技术》被列入临矿十大采矿技术丛书首批集中出版书目。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30多年来,株柏煤矿始终牢记国企姓党,不忘初心,乘风破浪,奋楫争先,抢抓机遇,跨国出击,不辱使命,趟出了一条由卖产品向卖技术的新路子,为集团公司新旧动能转换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株煤人将一如继往,着眼长远不放松、不歇脚,以奋斗的姿态,坚实的步伐,跨越前行!(刘纪玉杜中允)
指通临矿
编辑|王伟
审核|王学兵
总第期
年6月30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