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三年改国民,甲子推来十几春。
绿林兵贼年年有,世界繁华日日新。
东西两省争天下,朝廷官府立农民。
平南打死担糖佬,大同全里乱纷纷。
三月中旬来演说,马练沙洲几千人。
封起铁筠当政府,全里委员莫伟林。
凤鸣封起当司令,水口干全两个人。
就叫灼光来演说,长段那边叫景衡。
利贵少方当队长,上高花赖叫康群。
献光封起执行委,进宝、太三理数文。
文英被扎茅人打,话系贪官污吏人。
燕卿走上蒙山县,打倒土豪就劣绅。
缴得叛兵枪几十,农民称赏有功能。
注绝冯家人一族,个下冤仇无路伸。
困打同生六七日,缴枪还要七千文。
当时冇得白银比,捉去实斋共卓臣。
捉去沙坪几个月,不知生死总无闻。
文英直出外方去,请得姚同“革命”军。
拨入大同人不见,屋舍村场用火焚。
水晏商场崩破了,不知何时得安民。
寺村三水人惊到,日巡夜卡费精神。
朋友睇见不要掰,留落世间做古文。
这是一份20世纪20年代在我县北部大同山区广为流传的白贴。该贴全文四十四行,每行7个字,大部分押韵,读起来语感极强,朗朗上口。它所反映的,是94年前发生在大同山区一段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历史。
20世纪20年代的大同区,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分之九十的田地、山岭被蓝文基、蓝文英、冯佐卿、张启文等地主豪绅霸占。老百姓只能靠租种地主的田地,交租后所剩无几,唯有担柴卖木,维持生计。农民受到重重剥削,苦不堪言。一是田租剥削。一般田地收二、三成,多者收四、五成,地主变相加租,所得几乎都交租了。二是秤头勒索。三是抓兵勒索。四是变相徭役。五是苛捐杂税多。有竹木税、百货捐等十几种。万般盘剥之下,百姓生活苦如黄连,艰难度日。
年1月,国共合作,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广东农民运动兴起。革命形势迅速沿西江向广西发展。地处平南北部的瑶山,一些进步知识青年也纷纷外出寻找出路。
黄凤鸣,大同区长治乡(大革命时期称里为区,大的村为乡)人,从小熟读四诗五经,通晓古诗文。他后来到桂林读书,毕业后回长治乡教书,附近的许多青年到此就读,其中包括石克村的富家子弟龙铁筠。年,黄凤鸣到了广州,感受到当地浓厚的革命气氛,期间的所见所闻激起了他的革命热情,他决心投身革命。他回到长治乡进行宣传发动,号召农民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年1月,平南城爆发抗百货捐斗争,斗争取得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县革命群众。这就是白贴说的“平南打死担糖佬”。同年底,在桂林读书的龙铁筠放寒假回家,受到革命影响,决心弃学闹革命。他找黄凤鸣商量,两人不谋而合,决心投入到农民运动中去。革命宣传进入瑶乡,一下子点燃了苦难的群众心中积聚对地主劣绅仇恨的怒火。年春节前后,龙满、石克、长治、茂林、罗燕、三江、古浔、花赖、利俩、营盘、山寅、利贵、六凭、大垌等14个乡先后成立了农民协会。白贴说是“大同全里乱纷纷”。
年4月17日,大同区农会成立。区农会委员长龙铁筠,副委员长黄凤鸣兼农民自卫军总队长。执行委员有:莫俊才、莫伟林、黄灼光、郭少依、黄景衡等人,秘书巫午楼。区农会宣布对地主实行二五减租,废除当地苛捐杂税,又提出清算团局冯佐卿、蓝文英的帐目。这深深地触及了他们的利益,他们视农会为眼中钉,时刻想破坏、消灭之。
与此同时,中共广东区委派苏其礼等人到平南鹏化山区领导农民武装暴动,他联合附近武宣的通挽、东乡,平南的鹏化、大同,桂平的宣一、宣二、姜里7个区农会,在鹏化区思洪乡罗掩村成立武平桂三县七区农民协会联合办事处,广泛发展农军,筹备武器,训练队伍。5月初,桂平紫荆暴动开始,龙铁筠和黄凤鸣率领大同区农军多人参加暴动,最后夺得一群牛回来。
省政府和县署以大同农军从桂平劫夺牛群为名,命令马练团局拦截。大同区农会为安全起见,于5月21日从马练圩水路迁往石克村。船到渔汕坪,遭到团局武装阻击,农军反击,俘团丁6人,缴枪6支,农会审出是土豪劣绅的阴谋,派人到县署告发,此事称之“渔汕坪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月22日,原先回到大同区与农会合作的莫德英连50多名国军士兵,受土豪劣绅挑拨,突然离去,被农军追上,包围在利俩的平盈冲,全部缴械,关到石克界山庙。此事称为逃兵事件。白贴说“缴得叛兵枪几十”。5月24日,县知事黄尚忠带兵入水晏调解农会和团局、国军的冲突。农会为全力对付团局,将国军放走。黄偏袒团局,将团丁无条件释放。区农会义愤填膺,和团局矛盾加剧。面对团局的数次挑衅,农会在界山庙办了个小兵工厂,制造和修理枪支,并在庙前的平地进行军事训练,以提高农军的战斗力。
6月1日,大同区农会在长治乡开誓师大会,报告渔汕坪事件真相,布置自卫事项,以应付事变。当日,马练团局局董冯佐卿打死赴会的古浔乡农友黄信章。消息传来,群情激愤。大会决定:坚决与土豪劣绅武装斗争到底,并向附近鹏化区、惠政区农会紧急求援。
这一切都预示着一场革命烈火即将在大同山区熊熊燃烧!
年6月1日,在苏其礼等人领导下,大同农民暴动开始了。龙铁筠和黄凤鸣领导农军浩浩荡荡开到马练,包围冯佐卿家。冯佐卿开枪打死前来劝降的鹏化农军队长潘有珍。农军怒不可遏,搬来大量的松柴和干草堆放四周,浇上煤油用火点燃,大火迅速连成一片,火光映红了村庄,最后将冯佐卿一家全部烧死,白贴说“注绝冯家人一族”。各乡土豪劣绅闻风丧胆,纷纷外逃。
与此同时,农军分别围攻都美村郭兆南家、石凳村张启文家。由于土豪有所准备,一时未能攻破。农军便去围攻新安村蓝文英新居,已经人逃屋空,农军放火烧屋。熊熊火光惊动了团局,团局大队长蓝文基带数十武装来截击。三十余农军奋起还击,农军和农民闻讯纷纷赶来助战,将蓝文基队伍赶回同生村老家紧紧包围起来。原来马练蓝、冯、张三家富绅订有联防条约,所以里面躲着一群土豪劣绅,指望蓝文基的团局武装能保护他们。农军增兵到数千人,曾参加攻打刘瑾堂的瑶乡大队长潘仲良、涂奇英等也带队赶来参战。苏其礼和龙铁筠等人将指挥部设在半里外黄同坪的裕昌杂货铺。农军打开两个谷仓(一是蓝姓祠仓,一是国家粮仓),得了大批粮食,又把土豪的猪禽杀吃了。围攻到6月7日,鹏化农军抬来50斤重的铜炮,斤重的钢炮各一门,指挥部又挑出24名敢死队员,乘黑用大油榨锤砸门,同时挖地道用火药包炸墙,用大炮轰穿三山墙,打死两个团丁,屋内豪绅被逼宣布投降,农军缴了六十余支长短枪,捉住了蓝文基、蓝文波、蓝卓臣、卓述斋等富绅提出讲和。农军先杀了蓝相华、郭秀齐,再要赔偿军费七千元。“当时冇得白银比,捉去述斋共卓臣”(白帖语),把蓝卓臣、卓述斋二人拉到鹏化当人质,其余都放了,蓝文基被捆入猪笼,全部财产抄光。
6月8日,大同区瑶、壮、汉农民和农军四五千人在马练沙洲开祝捷大会。农军用茅草扎了一个蓝文英,模拟枪毙他,将蓝文基在桥头杀了,愤怒的农民将他割肉分尸,农民群众以牙还牙的斗争,使土豪劣绅狗急跳墙,作垂死挣扎,更残酷的斗争即将展开。
从此,大同区土豪劣绅的嚣张气焰被农军打压下去了。剩下的几个土绅都跑到水晏、同和蜷缩起来,四处发急电,请求国民党“立派大军,扑灭逆贼,以解倒悬”。
国民党省、县当局十分惊慌,省政府指令桂平国军先清剿平南,桂平驻军姚桐营便开入大同山区,配合黄桂丹营夹击农军,一场农民自卫军与国民党军的大战不可避免了。
6月9日,黄桂丹派高瑾岳连和县警备队随团练先行,10日到水晏,前哨到了大同区农会石刻村附近。
这期间,从县城传来了共产党员、县青年运动负责人苏国忠被惨杀的消息,跟着又是县农会筹备处执委张威被捕的报告,农民对国民党当局已经不存在任何幻想,有的只是阶级仇恨和革命的义愤了,同时各区应援农军又陆续到来,更增强了大同区农民斗争的信心。惠政区农军6月11日夜在浪伞岭集中了人枪,由汤美率领,星夜出发,天亮前到达战场。鹏化是邻区,战事开始便不断的派队伍过来,南河劳五区农军也派来了12名战士,四个区的武装农民越集越多,声威大振,锐不可挡。
6月10日,经苏其礼部署,龙铁筠和黄凤鸣指挥农军南出,迅速扑向立足未稳的水晏国军。农军分两路:一路由黄凤鸣带领,沿大同江南岸向前;一路由龙铁筠率领,从石刻沿北岸向前,两军齐头并进,北岸大队人马冲破高连设在三埂的哨卡,尾追败兵,在高连卒不及防的情况下占领水晏外围所有制高点,击毙高瑾岳连长及官兵多名,农军五六倍于兵丁,四面围困着,战斗异常激烈,双方都有伤亡。军警练逐步收缩到几座火砖楼房内,连派两批兵丁偷渡求援,均被农军捕杀了。农军准备了50桶煤油和相应柴草,要用火攻,将敌人烧个精光。不料突下倾盆大雨,淋湿了柴草和火药,火攻不成,还影响了战斗力。雨后江水暴涨隔断了南北两部农军的联系,国军利用大雨夜农军防守疏忽,强迫圩中群众偷出重围,到同和团局告急。
黄桂丹得讯后急如星火,从县城带两个连出发,他经妙客过藤县古田,化装成商旅,乘船顺流而下。从北面迂回包抄水晏,另派一路团练由大同直上水晏接应。于13日对水晏发动突然性的内外夹击,农军措手不及,被打开个缺口,高连士兵和警练土豪劣绅向南狼狈逃窜,农军追打二十多里,直撵到官田(良田),隔大同江与国军对峙。农军向黄桂丹和姚桐营下战书:“限十七日七时以前全军撤退,否则以武力缴械。”战书中声明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武昌国民政府,反对南京政府。
此后二军对阵,各作部署,惟农军自石刻至官田二三十里内布防,面临粮、弹、伤员等诸多问题。水晏战斗中阵亡几十人,又要善后处理。但大同区农军和农民还是不断增加,准备围攻大同圩,不等农军动手,黄、姚二营合兵,又集结了平南、丹竹、南河、大同欧阳拔英等团练,合共千余众,气势汹汹的向官田农军大举反扑,农军抵挡不住,逐步退却。6月19日国军占领水晏,农军大势已去,各区农军多已回程,大同农军退守石克、长胜、古孔一线,变成消极防御了。
6月21日,石克一仗农军又损失不少,国军占领石克村,将龙铁筠家和农会烧毁。跟着,国军分五路围攻黄凤鸣所住的长胜村,农军伤亡七八人,被捕数人。此后大同区内再无有组织的抵抗,龙铁筠和黄凤鸣收集二三百人,先退入瑶山,运枪失手后拉队上沙坪顶。
国军占领石克村后,放火烧了区农会和龙铁筠家。国军和土豪劣绅在全区开始了大规模的清乡烧杀。据统计,在此期间,农民被烧房屋五百多间,被杀群众多人,被拉走耕牛多头,被捉妇女20多名。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区。正是白贴所说“屋舍林场用火焚”。
沙坪顶位于惠政、大同、鹏化三区交界处,树木茂密,部崖陡谷深,地势险要,官军不敢贸然深入。黄凤鸣领导数十名农军在这里安营扎寨,以图东山再起。虽身处逆境之中,因他并未动摇对革命的必胜信心。他将太平天国时期冯云山的一副对联改动地名,念给大家听:“暂借东山栖彩凤,聊将溪水活蛟龙。”念罢仰天哈哈大笑。
年春,黄凤鸣与龙铁筠又派人组织武装,约期暴动。不料被大同团局卓杰斋侦知,在界山坳伏击联络的黄华雄、龙先斋等4人。当时从省到县又多次悬赏通缉龙、黄等人,官军和团练大肆清乡点甲。众人只好分散隐蔽,黄凤鸣潜伏到思旺花凤村其内兄范有贞处,住了20多天。4月29日他转移到鹏化桂营坳,住到其弟黄尉其的岳父陈奕卿家。5月5日黄凤鸣被陈奕卿的儿子陈廿五和村里兵痞陈老鲁头杀害
在国民党的清乡高压政策下,一班革命青年只好向外寻求出路。大同区农军战士李发南、李安潮、李佳南、李三利和罗香的李十二(远明)等人,结伴北上找红军。农民领袖龙铁筠从藤县岳父家直奔湖南。这些青年历尽艰辛,几经周折,只有李发南、龙铁筠找到了红军。李发南后来成为红军战士,历经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成为党的领导干部。龙铁筠戎马半生,数次入狱,最后殁于家乡。
这场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革命烈火,燃遍了北部山区,在广西党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被誉为广西的两个农民运动中心之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