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天仙配》这句脍炙人口的唱词,唱出了男耕女织、分工劳动的田园幸福生活。最近,在饶平县浮山镇,一株溪黄草把一座村庄、一家企业和一个专业合作社给串联起来,大家发挥优势、分工协作,打造生产,加工和包装销售的溪黄草茶产业链条,乡村也唱起致富奔康的“天仙配”。高冲低斟、罐式冲泡,在最近我市举办的扶贫产品展销会上,这款以工夫茶形式加工包装的溪黄草茶成为现场的人气“明星”,引来众多市民尝鲜。市民以前作为青草煮水喝过,现在做成茶冲泡喝还是第一次,感觉还可以,制成茶比较方便喝。把药变成“茶”,这是浮山镇石壁村和饶平县一家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联姻”之作。石壁村是省定贫困村,去年村里规划建设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种植溪黄草60多亩,今年夏天喜获丰收。浮山镇石壁村村民清明前种下溪黄草,五六月开始采摘。以前,石壁村也零星种养溪黄草,但没有深加工,收割后全草作为原料卖给药材企业,品质不高,收益也少。今年溪黄草连片种植,品质提升了,大伙萌发了一个新想法。饶平县浮山镇石壁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文聪将中草药溪黄草深加工成溪黄草茶,并通过扶贫产品认证,可以大幅提高中草药的产业价值,提高村民和村集体的收入。要把溪黄草加工制作成茶,石壁村一无设备二无技术,而邻村下楼村的茶叶加工厂却两者皆备。如果双方合作,石壁村可以省去制作溪黄草茶的设备、人员投入,下楼村的茶叶加工厂则能多揽生意,不让机器闲下来。双方一拍即合,顺利合伙。浮山镇下楼村茶叶加工企业负责人江永鑫我们请过专家指导,也自己调试。通过晒青、摇青和炒制,把青味涩味去掉,使之入口比较润滑,大家比较容易接受,就像喝茶一样,可以定量包装。为进一步提升溪黄草茶的品质,并打开市场销路,石壁村又找到饶平县一家茶叶专业合作社“攀亲”。合作社有多年的茶叶销售经验,有实体门店和网店,市场消息灵,销售渠道畅,而且手里有更先进的溪黄草茶制作技术。合作社也“相中”了石壁村的溪黄草。水到渠成,双方“喜结连理”。饶平县云盖月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淑君溪黄草茶是按照我们指定的制作工艺来加工,统一包装销售,线上线下两步走来打开销路。石壁村干部告诉记者,以前溪黄草以全草卖,湿货每斤才9毛钱,一亩地产值大约元。深加工后,以每斤70元的推广价来计算,每亩产值可达元。饶平县浮山镇石壁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文聪参与到中草药种植的,每户增收到元,下半年采割还会增加收入。一株溪黄草,串起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的产业链条,种养基地、加工厂和合作社分工合作,各自做好自己最擅长的环节,生产成本降下去,经济效益提上来,也让低值的“农产品”变成了高附加值的“农商品”,提高了农户的收入。版权声明:潮州电视台原创内容,版权归潮州市广播电视台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台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huangcaoa.com/hxcf/10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