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溪黄草 > 溪黄草生长环境 > 正文 > 正文

现代农业与食品战略性支柱产业如何布局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17 23:04:20
北京到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

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个永恒的主题,广东省的目标是到年,集群规模(总产值)接近2万亿元,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产值分别接近1万亿元。那么产业集群怎样布局的?

一、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布局

广东省-的产业集群及布局情况

1.粮食。发展重点:大力发展优质稻米生产,培育壮大广东优质丝苗米品牌,兼顾玉米、薯类作物发展,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升粮食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切实加强副产物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区域布局:优质稻重点发展区域为粤西、粤北粮产区;粮食加工重点发展区域为粤西、粤北粮产区及珠江三角洲地区。

2.蔬菜。发展重点:培育推广南粤特色蔬菜品种,优化蔬菜品种结构,推广机械化、设施化高效栽培。推广蔬菜采后处理等产地初加工技术与装备。发展果蔬冷链物流系统,开发蔬菜生物转化、高效腌制、节能干制等加工新技术,发展休闲蔬菜食品、腌制蔬菜和方便菜等加工。发展具有广东特色优势的食用菌种植和加工产业。区域布局:加强城郊型商品蔬菜基地、粤西北运蔬菜基地、粤北夏秋蔬菜基地、粤东精细及加工型蔬菜基地建设。

3.岭南水果。发展重点:大力发展具有岭南特色优势的荔枝、菠萝、柚子、龙眼、香蕉、柑橘、青梅产业,兼顾三华李、火龙果、猕猴桃、鹰嘴蜜桃、水晶梨、橄榄、无核黄皮等其他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加强水果产地商品化处理技术及装备研发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发展水果精深加工。区域布局:荔枝、龙眼重点发展区域为茂名、广州、惠州、阳江、东莞等;香蕉重点发展区域为茂名、湛江、阳江等;菠萝重点发展区域为湛江;柚子重点发展区域为梅州、韶关;柑橘重点发展区域为肇庆、清远、韶关;青梅重点发展区域为揭阳、汕尾。

4.畜禽。发展重点:发展生猪生产及屠宰加工、以黄羽鸡为重点的家禽生产屠宰及深加工两大产业,构建种业、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配套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兼顾肉牛、肉羊、奶牛等产业发展。区域布局:生猪重点发展区域为韶关、梅州、湛江、茂名、肇庆、清远、阳江等;家禽重点发展区域为梅州、惠州、江门、茂名、肇庆、清远、云浮等。

5.水产。发展重点:大力发展具有广东特色优势的对虾、鳗鱼、罗非鱼、鲈鱼、桂花鱼和水产种业、深海网箱养殖产业。开展水产全产业链条的技术提升和产品开发应用,拓展深水网箱养殖、深远海养殖。大力推广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支持在水产养殖主产区和渔港建设冷库和加工生产线。支持大型水产加工流通企业牵头创建产业集群平台公司。区域布局:珠三角地区重点打造水产品流通中心、淡水水产集聚区;粤东、粤西地区重点建设海水水产集聚区;粤东、粤西及珠三角地区鼓励发展深海网箱养殖和大型智能化渔场;粤北地区大力推广综合种养、生态养殖。

6.精制食用植物油。发展重点:以豆油、花生油、芝麻油、山茶油、坚果油、橄榄油、葵花籽油、调和油等为重点,引导企业以安全为基本要求,向“优质、营养、健康、方便”方向发展。鼓励重点企业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布局建设大型加工基地。区域布局:重点发展区域为深圳、东莞、中山、茂名、潮州、韶关、梅州、河源、阳江。

7.岭南特色食品及功能性食品。发展重点:大力发展特色月饼、牛肉丸、鱼丸等肉制品、特色休闲食品和凉茶、广式腊味等传统知名岭南特色食品,加快发展速冻快消食品、烘焙食品、特定人群的功能性食品。支持企业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资源食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及以岭南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特殊膳食食品。区域布局:特色月饼重点发展区域为中山、茂名、湛江、潮州;肉制品重点发展区域为汕头、潮州;凉茶重点发展区域为广州、梅州、东莞;广式腊味重点发展区域为广州、中山;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功能性食品重点发展区域为广州、珠海、汕头、江门、惠州、中山、东莞。

8.调味品。发展重点:巩固酱油产量全国第一地位,推动企业从“量增”转入“质升”,加快研发复合型和功能型产品,开发无添加、低盐和有机等健康产品,加强品牌宣传和保护。区域布局:酱油重点发展区域为佛山、中山、江门、阳江;盐业重点发展区域为广州、湛江、阳江;糖业重点发展区域为湛江。

9.饮料。发展重点:以碳酸型饮料、包装饮用水、果汁和蔬菜汁类饮料、蛋白饮料等为重点,巩固饮料产量全国第一的地位,推动企业以健康安全为重点,生产科技含量高、文化内涵丰富、岭南元素突出的新型特色功能饮料,做优做强碳酸型饮料和包装饮用水。区域布局:重点发展区域为广州、深圳、惠州、河源、肇庆、中山。

10.饲料。发展重点: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提升规模化水平;鼓励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提升专业化水平。支持研发推广精准配方技术,加快发展新兴生物饲料等绿色高效饲料产品。支持企业优化产业布局,延伸拓展产业链。区域布局:重点发展区域为江门、佛山、湛江、广州、茂名、惠州。

11.茶叶。发展重点:扶持英德红茶、潮州单枞茶、客家绿茶、江门柑茶、韶关白毛茶等优势茶品种发展。完善茶叶标准体系,大力推进生态茶园建设,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加快打造广东优质名茶品牌,提升茶叶品质,开展茶叶采摘、加工设备的研发,大力开发茶食品、茶饮料、茶洗护用品等深加工产品及多元化特色风味茶产品。区域布局:重点发展区域为清远、潮州、梅州、江门、韶关等。

12.南药。发展重点:以广东大宗特色中药材,如肉桂、化橘红、阳春砂、广陈皮、穿心莲、益智、广藿香、巴戟天、何首乌、五指毛桃、牛大力、溪黄草等为重点,在原产地及适宜地区建立岭南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优质岭南中药材生产基地,发展南药综合加工,开发南药药食同源产品。区域布局:南药种植及初加工重点发展区域为云浮、肇庆、茂名、江门、阳江、潮州等。南药制药精深加工重点发展区域为广州。

13.苗木花卉。发展重点:根据区域优势、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盆景、观赏苗木、兰花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生产基地化、育苗良种化、质量标准化和市场规范化的景观绿化苗木和木本花卉等特色苗木花卉产业。开展育种资源收集、保护和发掘利用,创新新品种,开展品种和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区域布局:珠三角地区苗木以城市绿化、家庭美化品种为主,花卉以高档盆花、园艺小盆栽为主;粤北地区苗木以珍贵珍稀、绿色生态树种为主,花卉以兰花、珍贵珍稀开花及彩叶品种为主;粤东粤西苗木以沿海防护、红树林树种为主,花卉以盆花、盆景等为主。

14.现代种业。发展重点:实施现代种业创新计划,建设广东深圳生物育种创新中心等种业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和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建设,加强生物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和现代生物育种研究。实施基础性种业科技创新和商业化育种创新“双轮驱动”,加大育种科研联合攻关。培育壮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和新品种展示基地。推进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建设,培育一批品牌化、产业化、集群化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林业种苗龙头企业。区域布局:重点发展区域为广州、深圳、珠海、韶关、河源、湛江、茂名、肇庆、阳江、云浮。

15.烟草。发展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主业稳收、辅业助收的思路,进一步提升烟叶质量及特色水平,持续推动烟叶和多元产业协调发展,推动烟农收入持续增加。支持复烤企业推进重点品牌原料区域加工中心建设,引导提升“双喜”等重点品牌。区域布局:重点发展区域为广州、韶关、梅州、清远、湛江。

二、江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汕头分中心简介

江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汕头分中心是年12月3日承担建设由江南大学与金平区政府合作成立共同组建的地方性技术转移机构,中心以加速技术转移、促进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及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为目标,推动汕头市天悦科技创新研究院及粤东地区的科技、人才、信息等资源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结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共性技术的开发和扩散、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促进汕头市天悦科技创新研究院及粤东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

技术服务项目:

三、本期成果发布

企业还在为找不到合适的项目烦恼吗?到江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汕头分中心来,我们为你们准备了各个产业集群的研发项目,可提供成果转化项目合作。

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分类

序号

技术项目名称

粮食

1

生鲜面保鲜及生产技术

2

高品级大米淀粉生产技术

3

含有壳聚糖纳米粒的可食用膜的产品开发及产业化

4

“镉大米”安全加工利用关键技术

5

大米品种和产地模式识别及其对黄酒品质的影响

蔬菜

6

水生蔬菜深加工技术开发

7

果蔬冻前保鲜、速冻、冻藏、解冻品质调控关键技术

岭南水果

8

系列果酒(黑加仑、水蜜桃、杨梅、洋葱葡萄酒等)酿造技术

9

一种石榴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畜禽

10

富硝天然肉制品配料及天然肉制品生产技术

11

联产猪油和胶原蛋白的猪肥膘高附加值增值加工利用项目

水产

12

低值水产品高值化利用技术

13

水产食品增值加工过程品质调控关键技术

精制食用植物油

14

基于干法活化的食用油脱色吸附材料开发与应用

15

高纯油酸及C21二元酸的产品开发

岭南特色食品及功能性食品

16

风味成分及香精油类的纳米乳化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17

以食品大分子为基质的脂溶性功能因子纳米载体制备关键技术

调味品

18

新型生物食品防腐剂ε-聚赖氨酸的发酵生产技术

19

利用克氏原螯虾头酶解制备调味料的方法

饮料

20

谷物饮料产业化技术

21

传统固态酿造食醋微生物功能优化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应用

22

功能性苹果醋和益生菌粉

饲料

23

大宗蛋白饲料原料生物技术处理的产业化

24

食用/饲用凝结芽孢杆菌

茶叶

25

茶叶综合深度加工关键技术、装备及产业化

南药

26

长效重组多肽/蛋白质药物的开发

合作方式:产学研合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huangcaoa.com/szhj/117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溪黄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