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溪黄草 > 溪黄草生长环境 > 正文 > 正文

漫谈茶的健康功能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21 2:57:15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5779771.html
一茶因健康被人喜爱

茶是由茶树芽叶加工而成的一种饮料。从植物分类学看,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木本植物,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纲、原始花被亚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茶组、茶系。

在千千万万的野生植物中,茶被选作饮料,这基于其与众不同的三大绝活与营养成分。

1茶的三大绝活

(1)咖啡碱:提神醒脑

咖啡碱对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大脑、脑干、脊髓)等部位有着显著的兴奋作用,能够消除疲劳、困意,振奋精神。

(2)茶多酚:抗氧化、抗衰老

茶多酚又称茶鞣质或茶单宁,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茶叶中具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分之一。

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抑制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抑制和抵抗病毒菌等功效。

(3)茶氨酸:天然的镇定剂

茶氨酸具有降压安神、改善睡眠等功效,还能提高人的学习能力,增强记忆力,松弛神经,激发灵感,有益思考。

22.营养成分丰富

茶当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含了人体需要的全部七大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这在植物当中是非常罕见的。

正是上述天赋异禀,茶成为国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成为“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茶,茶为国饮在我国跨越千年而经久不衰;并进一步风靡全球,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

二茶药用价值的历史传说

《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相传在多年前的一天,神农氏在森林中遍尝百草,某天觉得口渴,便在一棵野茶树下烧水。这时一阵风吹过,几片翠绿的野茶树叶飘落在即将烧开的水中。煮开的水色微黄,神农氏喝入口中,顿觉神清气爽。由此,茶便被发现了。后代假托神农氏之名所作的《神农食经》载曰:“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由此可见,五千年前,茶最初是以“药”的身份出场。

另一传说例证是:“神农遍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神农本草经》)相传神农氏吃了一种药草后不幸中毒,幸得茶叶汁流入口中才保全性命。从此,茶就成为了解毒的特效药。

一般认为,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最早仅仅把茶作为一种治病的药物,他们从野生的茶树上采下嫩枝,先是生嚼,随后是加水煎煮成汤汁饮用。古代医学典籍中,茶作为单方或复方入药的,颇为常见。其药用功效之广泛被古人称为“万病之药”。茶的药用功效在中药古书中常为两种标书:一是偏于“药”;二是偏于“病”,往往以“主治”二字引出。

三茶健康功效的现代表现

茶的医疗保健功效不仅在我国得到广泛研究,世界上不少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探索,综合中西方现代茶科学研究相关发现,茶叶具有如下九大健康功效:

11.提神益思

法国人类事物科研所报道:“一杯茶能提高工作效率,且持续时间甚久。”英国皇家研究院认为茶有促进脑筋活动和增进精神能力的作用。

茶的提神益思功能主要得益于茶叶的三项成分。一是茶叶中的茶碱、咖啡碱可使中枢神经兴奋并增进肌肉收缩力;二是茶叶中的芳香物质(茶多酚)可醒脑提神,消除疲劳,使人心情愉悦、神清气爽,提高工作效率;三是茶叶中的茶氨酸可提高人的学习能力,增强记忆力。

22.利尿通便排毒

茶的利尿功能主要得益于茶中生物碱。一方面通过扩张肾微细血管使肾脏血流量增加、肾小球过滤速度增快,促进尿液形成;另一方面刺激膀胱,有利于尿的排出。因此,适量饮茶有利于预防尿道和肾结石,并可解除自来水中氯化物的毒害。

茶的通便功能主要得益于茶多酚与茶皂素。茶多酚能够促进大肠的收缩和蠕动,茶皂素有助于促进小肠蠕动。因此,适量饮茶可加快代谢、促使有害物质排出体外,维护人体健康。

茶的排毒功能主要表现为:品茶时全身毛孔舒张,微微出汗,人体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的毒素随汗液排出体外。

综上所述,茶是使人体内各器官和细胞保持清洁的最佳清洗剂。

33.消炎灭菌

日本食品工业学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茶叶中的儿茶素、茶黄素及酚对肠炎病菌有显著抗菌作用,对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多种致病细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我国茶叶质检中心研究指出,茶多酚对百日咳菌、霍乱菌、白癣菌等病原菌有抗菌作用,对流感病毒、肠胃炎病等有抗病毒作用。

44.解毒醒酒

茶的解毒作用是多方面的。对于细菌性中毒,茶多酚等物质能与细菌的蛋白质结合,使细菌的蛋白质凝固变性,导致细菌死亡。对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给人们造成的汞、铅、镉等重金属中毒,茶可加速这些重金属沉淀并排出体外。

对于轻度酒醉者而言,茶能醒酒,实质上也是一种解毒,即减缓乙醇对人体的毒害。人在饮酒后主要是依靠肝脏将血液中的酒精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这个水解过程需要维生素C作为催化剂,饮茶一方面可补充维生素C,另一方面茶中的咖啡碱可加速肝脏对酒精的分解,从而起到醒酒的作用。

当然,若严重酒醉的人用浓茶解酒,茶中的咖啡碱会使神经高度兴奋,心跳更快,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不仅会加重酒醉的程度,而且有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55.降脂降压

高血脂是指血浆中所含脂类(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超出正常水平的症状。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许多中老年的常见病,如脑溢血、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血栓、肥胖症等都和高血脂有关。

茶叶中的儿茶素能与脂类结合,并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另外,茶中的茶皂素可减少肠道对食物中的脂肪的吸收。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对名心脏病患者的长期跟踪调查表明,平均每周饮茶14杯以上的患者,比不喝茶的患者在同期内的死亡率低44%。

高血压是现代生活方式造成的人类常见病,我国成年人的平均患病率为49%。茶叶中的咖啡碱、儿茶素能使血管壁松弛并保持弹性从而扩展血管的有效直径,使血压降低。茶叶中还含有少量的芦丁,芦丁也具有维持毛细血管韧性及降血压的功效。

66.美容养颜

一是茶中的维生素C及维生素E可抗氧化、抗衰老,保持皮肤弹性,抑制色素沉积,预防色斑形成。

二是喝茶带来的饱腹感,有助于控制饮食达到减肥的目的,使人形体健美。

三是茶中富含锌元素,而人体内有多种酶含有锌,所以茶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更旺盛,使皮肤更加有光泽弹性。

77.明目保肝

茶的明目功能主要得益于胡萝卜素,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可增强视网膜的辨色力,因此多饮茶可明目。医院调查了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结果表明有饮茶习惯的老人白内障的发病率仅为不常饮茶患者的50%。

茶能保肝主要得益于儿茶素,儿茶素可防止血液中的胆固醇在肝脏沉积。前苏联的医学家研究证明儿茶素对病毒性肝炎和酒精中毒引起的慢性肝炎有明显疗效。

88.防辐射,抗癌变

日本人把茶称为“原子时代的饮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广岛原子弹爆炸后的幸存者中,不少人因受到辐射得了怪病,在极度痛苦中陆续死亡。调查发现,嗜茶者以及迁移到茶区居住并大量饮茶的蒙难者不仅存活率高,而且体质良好。后期科学家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表明茶具有防辐射作用。

此外,现代医学认为茶是一种防癌饮料。抗癌的有机物主要是茶多酚、茶色素、茶碱和多种维生素,抗癌的无机物主要是硒、锌、钼、锰等。

99.抗衰老,延年益寿

人为什么会衰老?多数专家认为,衰老的主要原因是人体内产生过量的“自由基”引起的。自由基是人体在呼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物质,它在人体中使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并产生褪黑素。这种褪黑素在人的手、脸等皮肤上沉积,就形成所谓的“老年斑”;在内脏和细胞表面沉积,就促使脏器衰老。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了儿茶素有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日本学者研究发现,茶叶中所含草酸的抗老化功效是维生素E的18倍。

长生不老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现代科学认为,人虽然不能长生不老,但是延缓衰老、延长寿命已成为可能。我国曾对位百岁以上长寿老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95%是爱喝茶的老人,其中70%的长寿老人,每天要饮5克以上的茶叶。大量医学研究和统计调查资料都证明:饮茶可延缓衰老、使人健康长寿。

四绵长而有序的传承——“茶”的字源

在中国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到了中唐时期,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延续至今。

1茶在统一其字、其义之前有诸多称谓

古人在书中用别称代替这种特用作物,这些名字往往并不专指茶树的茶,在陆羽将茶定名之前,古人将茶诗意化、雅赏化了。

(1)荼

《诗经》:“堇荼如饴,皆苦菜也。”

《康熙字典》记载“世谓古之荼,即今之茶;不知茶有数种,惟荼,苦荼之荼,即今之茶”。可知,“荼”就是指现代的“茶”,茶字在其基础上确定。

(2)茗

《晏子春秋》《神农食经》曰:“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曰:“茗,荼芽也。”如今茗作为茶的雅称,常为文人学士所用。

(3)槚

《尔雅·释木》称:“槚,苦荼。”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和晋朝郭璞的《尔雅注》都做了专门的注释。历代史学家多认为,它是对茶的可靠记载。

(4)荈(chuan三声)

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是将茶列为药物的最早文字记载,称之为“荈诧”。

三国魏张楫的《杂字》曰:“荈,茗之别名也。”

晋代陈寿的《三国志》谈及吴王孙皓为韦曜(yao)密赐茶荈“以当酒”。

(5)蔎(she四声)

唐代陆羽《茶经》注解:“杨执戟云:蜀西南人谓茶曰蔎”,是指汉代杨雄在《方言》中所说。因杨雄曾任“执戟郎”,故称其为“杨执戟”。

2茶音、形、义的统一

唐代中期(约公元8世纪)唐玄宗撰《开元文字音义》,“茶”字脱胎于“荼”(少了一横),以御撰的形式定下来。但在当时新旧文字交替之际,正逢安史之乱、潘镇割据等动乱时期,“茶”字确定与传播并不顺利。陆羽的《茶经》此时横空出世,作为世界最早的茶学“圣经”,陆羽在《茶经》中将茶的形、音、义三者确定,使其能广泛流传开来,不能不说是它对茶学的一大贡献。

五健康概念的延展与七碗茶的境界

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要素。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病,有病就不是健康”。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现代健康观告诉我们,健康已不仅仅是指四肢健全、无病和不虚弱,而是除身体本身健康外,精神上还需要处于完好的状态。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衡量人类机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标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机体健康的“五快”以及精神健康的“三良好”。

机体健康的“五快"包括:

①吃得快。进餐时,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食物,并能很快吃完一顿饭。

②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而且感觉良好。

③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

④说得快。思维敏捷,口齿伶俐。

⑤走得快。行走自如,步履轻盈。

精神健康的“三良好”包括:

①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

②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③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

人体健康是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统一,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反过来又促进生理健康。

喝茶除了有助于身体健康外,还能营造一种自然无为的品饮氛围,完成内心的“自省自悟”,求得心底的宁静悠闲,使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相互融合,最终达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正如唐代卢仝的《七碗茶诗》。

七碗茶诗

——节选自《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唐·卢仝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huangcaoa.com/szhj/117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溪黄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